朱法鹏书法艺术二维码_书法家名录,扫一扫查询更便捷。
个人简介
从唐王维提出“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起始,水墨艺术在中国社会一直占有主流地位。水墨精神的不断延续和发展,使中国艺术逐渐形成了一种独步于世界的文人画传统。1980年代以来,水墨艺术在中国形成复兴之势。现代水墨画的先行者吴冠中提出“笔墨等于零”的观点,不但把笔墨论争推向了高潮,而且将一种形式美和形式创新的精神引入水墨领域。由此。各种思潮此起彼伏、风云激荡,新观念、新形式、新方法层出不穷。水墨艺术成为推进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的一种主体力量。既重视传承、又强调革新的艺术家朱法鹏,显然吸收了吴冠中中西结合的绘画精神。
他在作品的结构和色彩上,十分注重自然而然的个性释放,彰显个体人格的独立和完善。然而,不管有怎样的蜕变和改造,朱法鹏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传统文化基因,则从未被各种文化融合和变异力量所篡改、稀释、替代。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朱法鹏等一些现代水墨艺术家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一种文化复兴的高度自觉。他们通过创作实践不断认知、印证并实现建构自身艺术文化主体性的现实意义,从而在现代水墨艺术的精神生产之中浸润更多的中国内涵和中国气派。
朱法鹏的创作状态与自身的生存状态深度契合。他的画抒发的是胸臆、吐出的是胸中块垒。他寄情山水、眷恋乡土、同情众生。但他并不把山水、田园和自然当作一个逃逸世界,而是借由这些外在世界的形象直面人类生存问题。朱法鹏的画面形象往往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在、感于物而动于中的情感态度。而隐藏在他作品风格之中的图像隐喻,却无不表达着现代人对都市化困境的不安和对精神家园失落的忧虑。
朱法鹏的画具有写意性、表现性艺术的特征。他惯于将自身的气质禀赋、人生阅历、文化学养倾注、渗透在作品之中,转化为一种写意状态的真实性情。作为艺术家真性情的体现,朱法鹏的画具有显而易见的主观性表征。无论是应物象形,还是随类赋彩,艺术家鲜活的书写性笔触总是会脱离形与的章法窠臼,获得一种表现性的自由度。
艺术家性情的画面显现,往往是其生活情感和生存经验经由画面的过滤、积淀、升华的一种结果。朱法鹏寓写意于具像勾画之中的手笔,提升了画面的形象感受和笔墨感受,从而使形象更为生动、色彩更为明快。然而,朱法鹏更注重的是画面形象之下的图像结构。他以画面的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的现代观念来发展、改造“经营位置”的传统章法。在画面布局、构图的实际过程中,他崇尚直觉控制,率性挥笔,而非囿于预设;他注重笔笔相生,顺势而为,而非一味的传模移写。
看似随机的书写涂扫、提按挑抹、勾皴点染,却寓刚于柔,以笔墨运动痕迹的相互关联形成画面结构。朱法鹏以结构主导的画面秩序,使他得以摆脱许多传统笔墨的陈规和习气,从而在运笔时更享受心由笔动、笔由心动的互生状态。他挥毫时的笔墨情绪,表现为一种以性情驾驭画面笔痕墨迹的生命活力。其实以水墨意趣追求画面结构和秩序,不但要求艺术家要有大处着眼、浑然一气的画面把控能力,而且更强调其在作画时的精神投入的足够深度和文化积淀的足够厚度。
朱法鹏《细雨鱼儿出》等近期作品的图像具有一定的抽象表现性。气运而笔落,笔落而神生。艺术家在放松、陶醉的状态中借助运笔施墨追逐意象。激动的线条、挥洒的色彩,使得画面笔触、线条与意象成为一种性情使然的纯粹“人造”物像。而这样疏放、洒脱的“人造”物像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别具一格的生动气韵。做到胸有沟壑时,朱法鹏强调笔墨和色彩顺应沟壑。而做到胸无沟壑时,朱法鹏更强调沟壑顺应笔墨和色彩。显然,通过水墨艺术的不断精进,艺术家朱法鹏获得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身心自由和自我升华。
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