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这句话出自汉代蔡邕的《九势》。《九势》主要论述了一些运笔规则,并且提出了关于书法的三个美学概念,即“力”、“势”和“藏”。“势”是指被赋予了方向性的力,常常用来指创作过程中具有一定方向的运笔,是谓“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
涩势,就是势的一种表现形式。
所谓“涩”,本义是指不光滑,不流畅。那么何为书法中的“涩”呢?不过是将“涩”与每一个笔画结合起来罢了,若这一笔下去,笔画两侧有些许的波动,略微粗糙,则这一笔便是涩的。“駃”有快的意思,这说明涩势同掠笔一样,都具有速度快的特点,“駃”也有战马的意思,战马不会一味地快速前进,而会在适当的时机停顿,行笔的过程也应如此。“战行”是指运腕的动作,其能使笔画两侧产生波动,也指出了涩势与掠笔的不同点,是要在掠笔的“快”的基础上做到“有涩”。
要想每一笔都具有“涩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明末清初的宋曹曾在《书法约言》中说道:“盖形圆则润,势疾则涩,不宜太紧而取劲,不宜太险而取峻。迟则生妍而姿态毋媚,速则生骨而经络勿牵,能速不速,故以取神,应迟不迟,反觉失势。”如果太紧凑或者太夸张,会使笔画看起来像是下了狠劲的或者是很锋利的;如果行笔的速度太慢则会让整个字不够娇媚,太快会显得过于骨感并且笔画与笔画间会不连贯;而如果在不该慢的时候减速,就会失去字的神采,如果在不该快的时候加速,便会让字没有气势。要达到这些要求,只能依赖于无数次临摹得出的经验和当下的感悟。相比之下,我认为做到“涩”中的运腕比以上要容易得多。唐朝皇帝李世民就在《笔法论》中写道:“为画必勒,责涩而迟勒。不得卧其笔,须笔锋先行。”只需做到平常书写时必要的笔锋先行和笔杆正直,不让毛笔平淡如刷地般的划过纸面,通过运腕给笔画“加戏”,使其形成波动,再将这微小的停顿贯穿每一笔的起和收,就能“无凝滞之势”而“得法”。就是这每一笔的微小停顿,能够造就整幅作品的光滑流畅。那么试问我们会因为“涩势”太难做到而避开它吗?当然不会。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一个不具有涩势的字,是不完整的,是僵硬的,是死气沉沉的。“八体之中,有疾有涩,宜疾则疾,不疾则失势,宜涩则涩,不涩则病生。疾徐在心,形体在手,得心应手。”这是清代的冯武在《书法正传》中对一个完整、有活力的字的解释。一旦我们做到了,也许就会像蔡琰说的那样“得疾涩之法,书妙尽矣”,能够参透书法的浅层奥妙了吧。
最初我学习书法时,是欧体领着我入门,所以,欧体对我的影响是深入骨髓,难以磨灭的,因此,在我之后临习魏碑的过程中,但凡是创作的作品,总会体现出些许欧体的特点。魏碑的字体略扁,笔画较丰满,且充满金石味,欧体字体略显修长,笔画偏瘦。但魏碑与欧体并非没有共通之处,两者笔画都十分有力度,起笔收笔都宛如刀刻一般利落,行笔的过程中也都体现出涩势。魏碑和欧体这两者的特殊性寓于同一性之中,融合在一起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比如“新”字,魏碑中的“新”,左右两边距离较大,高度相同,“亲”字扁宽,,三横长度相同,粗细变化明显,“斤”字两竖相背,字形浑圆却又因为具有涩势而露出锋芒,好比一位丰满的习武少女;欧体中的“新”,两边距离紧凑,左边高于右边,“亲”字的三横上下长中间短,错落有致,“斤”字两竖相背,整个字高耸挺拔,宛如一棵挺立的松柏,庄重而肃穆。当这两种风格在一个字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的时候,既不失魏碑的丰满,又能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在涩势的影响下,少女也变成了端庄大气的妇人。再比如“翼”,魏碑的“翼”字比其他字要略长一些,整体宽度一致,好似被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框住了,好在笔画粗细分明,倒也并没有显得过于规矩死板;欧体中的“翼”,底部的横较长较突出,整体瘦长,呈菱形,像一只精瘦的翅膀。融合在一起,“翼”的最后一横依然突出,笔画的粗细变化比欧体明显,每一笔两侧的不光滑,就像一只鸟儿正在挥动这它的翅膀,使人不禁浮想连篇。
虽然我学习书法将近九年,却仍不能够使自己的字具有涩势,不是笔画太细太小偏向欧体,就是笔画粗壮得超过了魏碑的尺度,于是不断地临摹,创作,再临摹,再创作,却仍是不能把握这个限度。经常是提起笔来,刷刷刷写完之后,才想起要运腕,要停顿,要有情感的起伏和速度的变化,因而,写出来的字,总是死气沉沉,缺少活力。今后,我会通过更多的临摹去学习,体会和感悟涩势的限度,使魏碑与欧体在我的笔下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近年来,国家开始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的就是鼓励人们积极创新。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艺的一部分,内容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尊重先人的书法作品并继承下来,但是,我们不能一股脑的全盘继承,必须在选择性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通过实践,实现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我认为,将不同书体的优秀特点在一个字中融合体现,就是一种创新的方式。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做会失去书体本来的味道,但我认为,所有的书体都存在相同的地方。在魏碑和欧体交融的过程中,魏碑依旧是魏碑,欧体也依旧是欧体,融合只不过是将他们的优秀特点都集中体现了出来,并且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与他们两者平行的一条线,这条线并不会阻碍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前进,相反,还能起到推动作用,一旦有人看见融合后的字体,就能同时认识到两种字体的特点了。
总而言之,我们任何人学习书法,都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发散式思维,不能被已有的知识所束缚,做出适当的创新,才能将中国的书法艺术发扬光大。